2021年,凌源市緊緊圍繞建設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先導區橋頭堡這一任務,深入實施產業強市、產城融合、高質量發展戰略,打造首都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縣域工業轉型示范區和遼冀蒙三邊區域商貿物流中心,以“法治、誠信、開放、生態、幸福”新凌源為目標,提出了“京郊漫城北國凌源”這一響亮口號,并將之逐步打造成為凌源的形象品牌。
從地緣優勢上看,凌源地處遼冀蒙三省區七縣市交界處,與河北省承德市為鄰,西距北京的直線距離295.05公里;原本,北京與凌源并無緊密聯系,從華北出關,一般只走秦皇島至沈陽的102國道、秦沈高速和沈山鐵路。2008年開通的長深高速公路把凌源與北京拉近了一大步,把凌源至北京的行車時間從10小時壓縮到5小時。2021年1月22日,京哈高鐵全線貫通,乘高鐵列車,從凌源到北京的時間只需1小時十幾分鐘,這就從時空上把凌源拉近為北京的近郊。下一步,凌源正在積極爭取“凌綏”“凌青”高速公路的建設,兩條高速開通后,凌源到秦皇島、唐山、北京會增加兩條快速通道。
從工業發展上看,“十三五”期間,凌源市按照朝陽市提出的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面向京津冀開展招商,百余個京津冀投資企業落戶凌源,其中,航天凌河汽車整車生產項目是央企投資、遼寧煒盛玻纖是大型民企投資;中玻朝陽新材料有限公司、翅冀礦業有限公司、國豐礦業有限公司、可曲面玻璃深加工項目、鴻山鐵合金項目、廢舊輪胎加工產業集群項目等一些立市大項目,多數由北京、河北企業投資;目前,朝陽市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先導區已上升為國家戰略。
從旅游產業上看,凌源地處華北平原向內蒙古高原的過渡地帶,地形條件和氣候條件極為特殊。在河北與北京交界處,北京的西面,有“千古絕唱”的淶源縣白石山、淶水縣野三坡風景區。令人稱奇的是,凌源與淶源僅一字之差,且凌有凌水、淶有淶水;凌源的紅石山和河坎子青龍河大峽谷竟然是與白石山和野三坡是對稱的。在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莊有康熙乾隆行宮,在凌源則有乾隆行宮萬祥寺與之對應;在承德有小布達拉宮,在凌源則有小小布達拉宮金華山匯善寺與之對應。承德有熱河,凌源則有熱水湯,而且乾隆曾為熱水湯題詞“寶地靈泉熱水湯 能治百病勝八方”。因此,凌源的旅游景區與河北的部分旅游景點可以稱之為“孿生姐妹”,北京人來凌源,可遙想牛河梁先民的蹉跎歲月,撫行宮情思;可觀紅石山景、體驗峽谷風情,泡溫泉浴,漫漫享受凌源之美。這就是京郊漫城---凌源。
從歷史文化上看,地處凌源建平交界處的牛河梁遺址,與赤峰市紅山遺址屬同宗同脈,被稱為“紅山文化”,歷史上的凌源,始終是中原文化與草原文化的交融之地,五代十國時期、遼代、金代,與宋朝并存,北方草原文化與中原文化在凌源水乳交融;以漢民族為主體的多民族文化在這里熠熠生輝。在凌源,多民族文化孕育出了像羅布桑卻丹這樣的蒙古族民俗學家和文學家,以及極具北方游牧民族特色和漢文化色彩濃郁的北方支系皮影、剪紙,具有滿漢交融特點的大秧歌等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更具有像凌源羊湯、吊爐燒餅、豆腐腦、碗砣、油炸糕這類極具凌源多民族文化特色的美食,因此,凌源文化底蘊深厚且博大精深。稱之為“北國凌源”,恰如其分。